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华宏农堂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华宏农堂

642e1deb9da1b

正值春季,万物复苏。齐鲁广阔原野一派繁忙景象——麦田里随处可见农民和农技专家忙碌的身影;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让农业生产尽显“科技范儿”;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竞相涌现……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山东考察调研,为山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齐鲁大地大胆探索、积极实践,一幅幅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642e1dec182e1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时指出,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把粮食生产抓紧抓好,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山东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倾力共抓“米袋子”,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从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00万吨,到2022年粮食总产1108.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山东以创新之力更踏实、更稳当地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毫不夸张地说,去年全国、全省粮食大丰收,有咱德州‘吨半粮’的贡献。今年我们再接再厉,争取再获丰收。”说这话的是德州市齐河县刘桥镇西杨村党支部书记、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李化庄。“现在小麦返青了,用无人机植保,省时省力,而且各级党委书记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有啥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他笑着说道。

642e1dec31024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吨半粮”喜获丰收。(资料图)

2022年,德州市114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小麦玉米周年平均产量达到1490.1公斤/亩,其中产量超过1500公斤/亩的面积达到61.8万亩,占比54.2%。这意味着德州“吨半粮”产能创建首战告捷,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高产示范区的目标初步实现。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放眼山东,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截至去年年底,山东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00多万亩,济麦系列、山农系列、烟农系列、登海系列等一大批“鲁字头”小麦、玉米高产稳产品种表现突出,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山东以约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8.1%的粮食。

642e1dec4d774

2022年8月17日拍摄的东营垦利区“田之源”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园。(无人机照片)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这样勉励大家。当时,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专班人员李林波就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他把这句话记在本子上,更刻在心里。

“专班去年开展了作物试验示范1.67万亩,包括在农高区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了耐盐碱小麦、苜蓿、中草药等36种作物245个品种(系)1.57万亩……”李林波畅想着今年盐碱试验田丰收的景象。在农高区44万亩滨海盐碱地上,有56家科研院所的116支专家团队,新建了7个种质资源圃,国产耐盐碱植物优良品种越来越多。山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正努力探索生态优先、适地而用的盐碱地种业生态高效发展特色路子,为全国盐碱地利用作出示范。

642e1dec69b9e

2022年6月8日,俯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摄影王汗冰)

“米袋子”扛得牢,“菜篮子”也拎得稳。近年来,山东常年蔬菜产量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1500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800万吨左右,给全国贡献了安稳的“粮袋子”、丰盛的“菜篮子”和多彩的“果盘子”。2022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394亿元,占全国的1/5以上,连续24年领跑全国。

在打出组合拳抓粮食的同时,山东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发挥陆海统筹优势,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果菜菌、肉蛋奶、水产品等量大质优,位居全国前列,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贡献。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今年,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山东将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创建“大面积提升单产”示范推广田,支持“吨半粮”产能建设,探索黄淮海地区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新路子。

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扛牢农业大省责任,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背后是山东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并召开座谈会,首次作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

“当时总.书..记问我是不是经常到农村去?我说50%以上的时间都到农村去服务农民、服务一线生产。2013年到现在,10年过去了,用这个问题扪心自问,我依然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经常!”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法宏回忆起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次握手交谈时,依然激动万分。

642e1decf2967

2022年4月19日,王法宏在长清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查看小麦长势。

2023年3月6日中午,记者联系上王法宏时,他正在德州市夏津县的一处麦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今年土壤底墒很充足,小麦丰收基础很牢固。”从2月下旬至今,他一直奔波在山东麦田管理一线。他研究出的播前、播后二次镇压抗逆高效技术被列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我和同事们坚持让农业科研‘接地气’,努力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种进土壤里。”王法宏朴实的话语言犹在耳。

其实,王法宏只是众多基层农技人员的代表,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常年就有1000多名科研人员深入一线,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靶向精准的科技服务。山东构建起从两院院士、泰山学者到农技推广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的人才矩阵,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70万人以上。

为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2020年4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寿光蔬菜、菏泽牡丹、沾化冬枣等13个特色农产品和区域优势主导产业,首批建设了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截至目前,共建成75家产研院,实现山东全省优势农业产业全覆盖。

642e1ded5bad0

现代化智慧温室大棚内的蔬菜长势喜人。(摄影刘玉乐)

在潍坊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种菜大户崔江元悠闲地看着大棚里的“助手”们忙个不停。在各类传感器的指挥下,智能放风机、雾化机、补光灯、水肥一体化设备等,随时可以施加精准调控,而他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则是一部手机。在寿光,总占地2.3万亩的18个重点蔬菜园区积极推广应用智能科技设备,每个大棚、园区都成为一个蔬菜“标准车间”“标准工厂”。

设备智能化、种植标准化、管理智慧化……插上科技翅膀的寿光蔬菜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目前,寿光保护和登记的自主研发蔬菜品种已达167个,种苗年繁育能力18亿株,占山东全省近1/4,国产蔬菜品种寿光市场占有率由十年前的54%提高到接近80%。

从种子种苗到全过程蔬菜大棚建造管理运营体系的全链条发力,“富民强市、带动山东、辐射全国”的寿光设施蔬菜产业,其发展脉络和经验,成为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两次肯定的“寿光模式”。

2022年初,山东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8个以上,寿光蔬菜位列其中。今年,山东计划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将投入1.5亿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围绕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智慧农业创新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和转化应用示范,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科技支撑。

特色产业铺就农民致富路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考察,叮嘱随行的地方领导“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几年来,三涧溪村成立了种养、餐饮等合作社,2021年村集体资产就超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642e1dedb1ba6

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

乡村振兴的机遇,也引来了人才活水。王元虎是三涧溪村第一代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如今他的黑猪养殖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2019年起,王元虎开始担任三涧溪村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通过党建引领、支部领办方式,凝聚村里121名年轻人成立绿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三年里,该合作社创收300多万元,让这些年轻人看到了科技兴农的希望。不仅如此,王元虎在济南南部山区和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开展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带领151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总.书..记来我们村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2018年6月14日总.书..记视察三涧溪村时的情景,村党委书记高淑贞历历在目。

642e1dee183cc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王元虎在蔬菜大棚内直播“带货”。

这几年,三涧溪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种植多肉植物的“90后”李其晓,在村头打造“动物乐园”的“80后”高燕……高淑贞说,近四年来共有100多名年轻人来三涧溪创业发展,带动近百户农民实现就业增收。

制度创新吸引青年人才投身基层、打破“田秀才”职称晋升瓶颈、高层次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山东努力破除束缚乡村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外引内育”齐头并进,让愿意留在基层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投身乡村的人更有信心,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018年以来,累计设立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16家,吸引集聚2.2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培训基层各类人才14万余名,落地项目3100余个,转化科研成果4300余项。

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考察过的地方。如今,菏泽已开发出260多个牡丹相关产品,田地里的牡丹花长成“致富花”。

642e1debbb5ab

航拍山东省菏泽市尧舜牡丹产业园。(摄影刘玉乐)

“每天早上来田里除除草,管理一下苗子,傍晚6点多就能回家,一个月能拿3000多块钱。”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邵庄村的周英华笑得合不拢嘴,她工作所在的公司,离家不到3公里。2019年,公司负责人赵文双把厂房建在都司镇,种植规模从50亩发展到1600余亩,一年能卖500万支牡丹、芍药鲜切花,年收入达千余万元,带动周边5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把牡丹花变成老百姓致富的“聚宝盆”,菏泽市还把牡丹作为文旅事业的“引爆点”,自1992年起,连续举办了30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让国内外游客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感受菏泽牡丹文化的魅力。

642e1debd6f94

山东菏泽牡丹成为老百姓致富的“聚宝盆”。(摄影刘玉乐)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观看这个抗战初期就建立党组织的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

沂蒙支前馆、朱村村史档案馆、沂蒙民俗馆……如今的朱村,一个个红色场馆错落有致,游客纷至沓来。朱村及周边村民将土地入股当“社员”、到景区务工当“职员”、售卖产品当“店员”,搭上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快车。

山东探索集体统一经营、资产盘活运营等特色发展路子,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11.5万家和24.3万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其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万余家;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山东牢记总.书..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殷殷嘱托,一系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642e1debf1afc

美丽乡村风景如画。

情深似海,厚望如山。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清晰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如今五年过去了,从沂蒙山区到渤黄海之滨,从泰山脚下到黄河之畔,亿万齐鲁儿女牢记嘱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山东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满怀希望,重新出发。山东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为目标,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在“质”上再提升、“量”上再突破,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本站所转载图片、文字不涉及任何商业性质,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发布者:网络编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ews.czlyykt.com/480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4月3日 下午6:20
下一篇 2023年4月6日 下午1:52

相关推荐

  • 信心满满!萌娃觉得自己掌握了英语的窍门 网友:举一反三的能力太强了

    信心满满!萌娃觉得自己掌握了英语的窍门 网友:举一反三的能力太强了 #萌娃觉得自己掌握了英语的窍门#最近在河南,一个刚学英语的萌娃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掌握了英语的“窍门”。从视频中,孩子自信地说出了他的英语小把戏,比如妈妈是妈妈,哥哥是哥哥,奶奶是护士,阿姨是阿姨等等。 有网友看后表示,这个逻辑简直满满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太强了。爸爸,爸爸,爷爷,外公,哥哥——…

    2023年2月25日
    0
  • 春节家宴民俗 I 这款纯粮高度白酒少不了!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浓厚的年味,但风俗习惯却又各具特色,差异颇大。有的地方舞龙舞狮,热闹非凡;有的地方贴春联挂灯笼,喜气洋洋。而青岛,这座海滨城市,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过年习俗,让人在品味传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别样的年味。 【‌小年前后忙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青岛人称之为“辞灶”,是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日…

    2024年12月23日
    0
  • 在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形势下,已有5个省份宣布实现人口正增长

    在中国人口负增长的形势下,已有5个省份宣布实现人口正增长 #5省份宣布实现人口正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在地方层面,各省人口变动情况不一,已有5个省份宣布人口正增长。 根据青海省统计局人口处发布的消息,到2022年底,青海省常住人口达到5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3万人,出生率为10.60 ‰…

    2023年2月1日
    0
  • 门票太值得了!国宝大熊猫看到游客后大展“才华”:抱着竹子绕圈滚

    门票太值得了!国宝大熊猫看到游客后大展“才华”:抱着竹子绕圈滚 #大熊猫看到游客抱着竹子绕圈滚#作为国宝,大熊猫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最近在广东,一个熊猫馆的大熊猫见到游客后大展身手,让很多人直呼门票值。从现场拍摄的画面来看,这只胖乎乎的大熊猫不知怎么的,开始兴奋起来,抱着一把竹子开始向前翻筋斗。 只见它滚来滚去,动作十分娴熟,像个轮子。部分竹子半途掉落,引得围…

    2023年1月15日
    0
  • 15岁高中生离开宿舍后失踪一个月 想象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

    15岁高中生离开宿舍后失踪一个月 想象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 11月15日,胡鑫宇的母亲李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10月14日孩子从江西上饶铅山县致远中学失踪后,家人们从未停止寻找,救援队以及警方也在帮忙搜寻,就连学校里的人工湖和化粪池都抽干找过了。然而,如今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关于孩子的线索。 孩子去上晚自习时“消失” 李女士介绍,10月15日上午,在…

    2023年1月27日
    0
  • 沙特用中国激光武器实战成功取得战果,主要用途是拦截低空无人机

    沙特用中国激光武器实战成功取得战果,主要用途是拦截低空无人机 #沙特用中国激光武器取得战果#中国激光武器在沙特实现世界首次实战成功。2022年3月初,沙特阿拉伯公开表示,其国防部从中国购买的“沉默猎人”激光拦截装备取得首次实战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激光武器。这种激光武器的主要用途是拦截低空无人机。

    2023年2月1日
    0
  • 常德某超市称“一元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介入调查

    常德某超市称“一元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介入调查 #超市宣称1元纸币将退出历史#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被超市告知‘央行正式通知:一元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引发网友热议和广泛关注。2月24日,湖南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亿客隆连锁超市回应称,情况属实,顾客可免费办理会员卡。 央行金融服务热线客服回复上游新闻:目前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纸币仍在流通,没有回…

    2023年2月26日
    0
  • 小朋友把山东的雪带回福建半路大哭 网友:盒子里可能是小宝儿的眼泪

    小朋友把山东的雪带回福建半路大哭 网友:盒子里可能是小宝儿的眼泪 #小朋友把山东的雪带回福建半路大哭#在全方位冷空气影响下,近两天我国出现大范围降温雨雪降雨天气,其中陕西中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等地有小到中雪,河南局地大雪或暴雪。 每次下雪,都可以羡慕南方人。这不,山东日照下雪的时候,一个福建的小朋友太兴奋了,非要打包带回家。结果,在路…

    2023年1月15日
    0
  • 中国千万资产家庭规模达206万户,家族传承最担心子女接管能力

    中国千万资产家庭规模达206万户,家族传承最担心子女接管能力 11月20日,胡润百富与中信保诚人寿联合发布了《2022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传承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拥有千万人民币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规模达到206万户。 较上年增加4万户,广东超越北京成为高净值家庭最多的地区,香港的高净值家庭规模同比下降,过去一年,高净值人群中的金领占比上升,企业主占比下降。…

    2023年2月26日
    0
  • 社会实践|环保精“英”,光伏“利”民—烟大学子走进山东省内代表性光伏项目

    近日,烟台大学光风霁月实践队成功入选2023年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团队自2023年7月起对山东省内代表性光伏项目展开实践调研。 图为团队合影 张子欣 供图 图为团队合影 张子欣 供图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

    2023年8月22日
    0